編者按 由廣東省農業廳主辦,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等承辦,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等協辦的第十二屆廣東種業博覽會將于2013年12月12日-14日在廣州柯木塱舉行。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將不定期推出參展企業專訪,企業高管們談企業戰略、品種研發、品牌打造。 南方農村報訊(實習生 劉海英)在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山區,村民吳海濤帶領當地人種植的"廣良5號"辣椒品種,年產3000多噸,憑借其獨特品質,引來了北方收購商的瘋狂搶購。"廣良5號"成就了羅定辣椒,也改變了吳海濤和當地人的生活面貌。 無獨有偶,"碧綠翡翠"在佛山三水率先試種成功,因具有品質高、抗性強、風味好等獨特品性,很快得到收購商和消費者的認可。除了廣東省大面積推廣種植外,廣西、海南、四川、山西、北京等地也相繼引種"碧綠翡翠",創造了全國推廣面積累計達10萬畝的記錄。"碧綠翡翠"已然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性明星品種。 上述兩個品種均來自廣東省良種引進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良"),它有什么制勝秘笈嗎?對此,南方農村報記者采訪了廣良高級業務經理程安玲。 合作學習奠定品牌之基南農: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廣良幾十年來專注于良種的引進與推廣,已然成為國內種業的翹楚,請問公司經歷了怎樣的快速發展過程? 廣良:"種業界的翹楚"實不敢當,但廣良品牌和廣良種子深得業界和種植者的認可是不爭的事實。和國內外其他著名品牌所走過的路一樣,我們也經歷了從經營單一品種向多樣化品種、從經營常規品種向雜交一代品種轉變,從重視產量到關注品種品質的發展過程。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從最初從事貿易到目前初步走上育、繁、推一體化之路,一是得益于國家對國內種業發展的政策扶持,二是得到了國內外同行和相關技術、檢驗檢疫等人員多年的信任和支持,才取得了今天的蓬勃發展。 南農:作為一家良種引進服務公司,廣良與國外公司的合作與交流情況如何? 廣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不斷加強與世界著名種子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他們在企業管理、育種研究、營銷策略等方面比廣良先走了幾十年,有一套相當成熟的管理模式,非常值得廣良學習。目前,我們不僅僅局限于先進品種的引進,在技術的引進和管理經驗的交流等方面都在學習、借鑒,實現進一步發展。 南農:農民選種看重的就是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廣良是怎樣幫助農民選種的? 廣良:試驗、示范是種業的常規流程和做法,廣良也不例外。我們認為,關鍵在于建立一支訓練有素、吃苦耐勞的產品開發團隊,并扎根于農村開展試驗、示范。在這過程中,我們同很多優秀且具有真知灼見的農戶進行交流,他們對種菜和賣菜往往具有獨到的見解,能從中挖掘品種優勢。針對個別特優新的品種,廣良將嘗試在主要栽培區,以品種展示為目的,與當地有關單位合作,建立示范種植基地,引導菜農往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 優良品種打造品牌之魂南農:種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主要在科研,所以種業界有誰占領了科研的制高點,誰就擁有了長盛不衰的"護身符"的說法。廣良是怎樣搶占制高點? 廣良:制高點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爭奪制高點的關鍵在人才,表現在技術和管理水平上。廣良在人才儲備、育種研發及相關領域正在積極投入,如廣良蔬菜研究所、廣良蔬菜育苗場、廣良優陽特蔬菜生態農場的建設目前已初見成效。廣良人一直堅持精益求精,無論過去,還是將來,我們都將圍繞品種內在品質、種子質量、種性獨特,專注幫助提高種植者取得效益,引進、研發最前沿科技品種,服務三農。 南農:當前,中國種業屆處于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關鍵時期,廣良將如何引領這股浪潮? 廣良:當前中國正處于大變革當中,市場需求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同目前國內經濟形勢一樣,廣良突出抓品種的結構調整,力求每個作物都有1-2個品種能以其獨特的優勢引領市場。廣良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良好形象、廣良優秀的團隊、廣良優質的銷售網絡使廣良更具品種推廣及服務優勢,推動種業進步。 用好公共平臺展形象南農:作為廣東種博會開幕式的冠名單位,廣良看重的是什么?將展現怎樣的形象給觀眾? 廣良:廣東種博會是中國種子行業的一次盛會,是種業同行和消費者互通、互動的一個良好平臺,能作為冠名單位,是我們的榮耀。事實上,我們更看重的是在種博會期間,能傾聽來自全國各地客戶、用戶的反饋和意見,了解行業的新技術、新趨勢,了解同行的新發展新成就,這些對我們經營發展來說都是正能量。務實的作風和優質良種是廣良一貫展現的形象。 鏈接 廣良簡介1985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廣東省良種引進服務有限公司,始終圍繞品種做文章,堅持"提供高質量產品、高質量服務和誠信為本"的經營原則,"廣良"品牌已經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強力武器。在今年的廣東種業博覽會上,廣良將帶來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品種,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