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報業新聞 時間:2012年12月13日 來源:南方農村報
近十年,種子價格一直保持穩定上升,近年上漲勢頭更是迅猛,深圳市同創偉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海萌認為,"價格上漲意味著行業在發展。"農業強有力的發展趨勢有目共睹,幾乎所有人都對農業中的種業給予了十分高的期望。從2008年開始,中國玉米種子的價格翻了近一倍,在投資人圈子里流行一句話:"現在中國賺錢的行業不多了,種業算一個。"目前,共有8家上市公司以種業作為主業,作物種類主要集中在玉米和水稻上。自上市以后,8家企業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全部在13%以上,最高的大北農達到了40.40%.同時,這8家上市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力量通過并購等方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然而,這8家企業的種子業務總額僅占中國種業市場份額的14%,在稻種行業,隆平高科2011年稻種銷售總額僅占全國市場的10%,話語權明顯不足,說明資本市場還未占據行業的主導地位,這異于外國的情況,也給其他企業迎頭趕上的機會。
從我國種企和資本結合的歷史來看,資本市場對種子公司發展帶來諸多幫助,這是近幾年創投企業持續關注該行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1年至今,國家出臺重拳政策對種業發展帶來深遠影響,提高種業的投資潛力,其生產經營門檻的提高正是資本的一個最優切入點。與資本結合的種企可以實現兼并重組,給企業競爭力帶來革命性突破,在同行中脫穎而出,而小型企業將面臨被淘汰風險。
山東圣豐種業在2011-2012兩年間得到了鼎新投資、深創投、勇華投資和中富投資等4家創投企業的投資。中科招商創投企業在2003、2005、2010年分別對三北種業、森和種業和凌志薯業進行了投資,其中對森和種業的投資金額高達8000萬元。由此,足可見資本市場和種企的磨合頻率和程度都在提高和加深。是否能實現共贏?誰是最大贏家?有待事實驗證。
王海萌說,傳統種企運營模式很難做大,比如需要多大的資本回報率才能成功運營起一個1億元注冊企業,這需要大量資本投入運作。同時,上市對企業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資金,還在于人才和品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