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種賑災:獻愛心還考驗耐心
發布時間:2013-12-07 瀏覽數:684
尤特過境,廣東萬里澤國,百姓深受雨災之苦,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以減輕災區損失。廣東種博會利用自身優勢資源搭建送種賑災的公益平臺,讓種業界同仁發揮良種力量。
目前,災區種植戶復產工作已進入中后期,廣東種博會搭建的免費送種賑災平臺也告一段落。緊接著,廣東種博會公益平臺將繼續與南方農村報小草行動合作,其功能轉變為送種扶貧,把優良的種子和技術推廣到廣東省貧困地區。
回放此次送種救災的各個片段,深感做公益不易。
農技站:鄰居沒拿到種有意見劉志軍是化州官橋鎮農技站的一名工作人員,當別人看到免費送種信息都認為是天上掉餡餅并不在意時,他抱著試試態度找到廣東種博會送種聯系人。
根據會務組要求,劉志軍迅速將集中受災地區農戶的信息統計出來,上傳受災相片,并附上品種需求。會務組則幫其配對廣東省良種引進服務公司(下簡稱"廣良")的相應品種。三天后,和求種信息相對應數量的種子到達化州官橋。
因為時間緊急,劉志軍沒有統計鄰近農戶的信息,一度被怪罪不照顧鄰居。事實上,劉志軍為了避嫌也沒統計自己的信息,他說,當時打算做這件事時就有人提醒過眾口難調,現在遇到這種情況在意料之中,但他卻并不后悔當初的選擇,"因為是真正幫到了部分人".村干部:三次才把信息統計全為了保證種企的愛心有效傳達到災區,廣東種博會會務組對求種信息做了嚴格甄別。不少基本要素缺失的求種信息,會務組均會要求信息提供方繼續完善,但仍有許多機構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做到。
如粵東地區的2萬畝和500畝的種子需求,最后因求種信息無法落實到具體農戶,會務組無法為其找到對應種企。
韶關樂昌市西聯村村偉鄭曉俊是廣東省交通廳下派駐村的干部,他先后三次上報了400畝(近200戶)的種子需求量、需種農戶的個人耕地信息和每人的手機號碼。
因為鄭對求種條件不清楚,每次聽到會務組的要求時他都不禁嘆氣,最終還是盡全力統計了160戶農民信息。
好事多磨,十天后會務組終于拿到大部分農戶的詳細聯系方式,爾后對信息開始進行一一甄別。次日,會務組連線了3家企業,有一家伸出了援手。鄭說,他所統計的都屬當地相對貧困的農戶,希望能通過這次送種行動,打開種企與其對接的窗口。
農資經銷商:農戶求種需理智"我要普通玉米種,種子為何還不送到?"清遠英德泔洸一農資店統計和上報了當地農戶信息后,希望盡快得到種子。
會務組工作人員解釋,一部分農戶要求的品種十分具體,包括公司和品種名,但實際對接時因客觀原因并不能盡如人意。"農戶只管要種子,但我們要考慮季節問題。"清遠綠豐農資有限公司劉經理說,在廣東種博會現場送種清遠站活動結束后,他們手中有8個企業的500斤種子,在對每個品種說明都進行仔細查看后,部分不適宜季節的品種被堅決"攔下".有農戶急著要種,也有農戶將種子轉讓給其他人。惠州博羅楊村種植大戶吳健明收到天津德瑞特種業有限公司的20畝150袋愛心黃瓜種子后,由于已選擇種植其他蔬菜,于是向會務組反映,希望將種子讓給適宜地區種植。
種企:好人做到底尤特過后,潭美又來,讓已經復產的種植戶措手不及。
茂名高州泗水鎮種植戶蘇敷健才對廣州亞蔬園藝種苗有限公司的苦瓜出苗率奇高而感到驚喜。但沒過多久,他又開始發愁了,原因是連天的陰雨天氣導致已出來的苦瓜苗發霉,三成的苦瓜苗需要重新補種。
蘇敷健生性老實,不好意思開口再向種企要種,因此在判定種子質量沒有問題后,打算自己購買些種子補種回去。但對于新買的種子,蘇敷健非常希望能與送種有同樣好的芽率。
在知道了蘇敷健的事情后,廣州亞蔬選擇將好人做到底,繼續送給蘇敷健補種用的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