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品種即將亮相網絡 看點不斷
發布時間:2013-12-06 瀏覽數:764

莞研1號小冬瓜

丹紅3號
南方農村報訊 (記者代羽)初冬的廣州,略帶涼意,但瞭望廣東種博會柯木塱地展基地卻綠意濃濃,生機盎然。
走進基地,辣椒、茄子、西紅柿的藤蔓都掛滿了果實;在冬瓜、南瓜、節瓜、西瓜等瓜類大棚里,或大或小的瓜品已步入成熟期。
今年,南方農村報首次為第十二屆廣東種博會6000個地展品種建立專屬數據庫,將品種展示介紹等相關重點資訊呈現在全新改版的廣東種博會官網(www.bjwsq.com)上。
第一批即將面世的品種,便是已成熟的瓜類。本報特選以下兩個品種,讓廣大朋友搶先看。
小冬瓜婉約可人
日常生活中,"大"已成為冬瓜的固定形象。然而,在廣東種博會地展14號區域里,由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研發的"莞研1號"小冬瓜,以婉約小巧的外形吸引了目光。
據了解,該品種是以"莞黑09-214"為母本、"華枕09-312"為父本配制的雜交一代新組合,其植株生長勢強,根系發達,播種至初收春季89天、秋季62天。第一雌花節位12-16節;瓜短圓柱形,皮色深綠;瓜縱徑15.7-15.9厘米,橫徑9.9-10.2厘米,肉厚 2.5-2.9厘米,單株結瓜數4個以上,單瓜重1.1-1.2公斤,平均畝產量3000公斤以上。田間表現抗逆性較強,適宜廣東省冬瓜產區春、秋季種植。
"莞研1號小冬瓜"目前已在東莞、廣州、江門、中山等地區進行了較大面積的示范推廣,深受當地農戶、酒店及家庭歡迎,2013年10月通過了省種子總站組織專家進行的品種現場鑒定。
南瓜奪紅皮佳人
西方萬圣節五彩斑斕的鬼臉南瓜讓許多人喜愛。位于廣東種博會地展8號區域,由廣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選送的"丹紅3號"南瓜,則一反常態,成為本屆種博會的"紅粉佳人".該品種是以"粉紅1號"為母本、"紅皮6號"為父本配制的雜交一代印度南瓜品種,具植株蔓生、生長勢強、分枝性中等特性。在廣東,播種至初收春季約90天、秋季約70天。其商品瓜率高,單瓜重1.0-1.5公斤。其肉色橙黃、口感粉、味甜,品質優良,抗逆性較強,耐儲運,適應性廣,廣東省內各地均可種植。
廣東地區可在春季2月-3月中旬、秋季8月下旬-9月上旬播種該品種,若設施栽培還可冬種。疫病和病毒病是廣東省的主要病害,因此夏季高溫季節和缺水的地方不適宜種植該品種。此外,在生長前期勤澆水肥,保持田間一定濕度,可以減輕病毒病發生……
"丹紅3號"目前已在廣東、海南、廣西、湖南等地示范推廣種植,一般畝產1000-1500公斤。